题图来源:《98 版水浒传》
公元前 298 年,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三千,毛遂一人便能在楚国朝堂上舌战群儒,为赵国争得生机。
两千多年后,2025 年 9 月 1 日,一个名为 WLFI 的代币登陆全球交易平台。横跨太平洋的华人资本网络,正托举着美国总统家族的数字帝国。
在这个估值 400 亿美元的项目背后,站着一群现代的「门客」。有出手 7500 万美元的华人亿万富翁,寻求总统特赦的交易平台创始人,深耕亚洲市场的稳定币专家,还有被称作「能让特朗普家族财富扶摇直上,亦能在其越界时令其一夜返贫」的东方力量。
当美国政治家族的财富与东方资本深度交织,当中国通过香港市场影响全球加密格局,一场新的地缘政治博弈正在展开。
币安,华人网络的中枢节点
要理解华人在 WLFI 项目中的影响力,必须从币安这个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说起。这家由华人创立的交易平台,如今已成为整个华人加密网络的神经中枢。
币安占据全球约三成的加密货币交易量,日均成交额超过 200 亿美元。在亚洲市场的渗透率更是超过六成,意味着大多数资金流动都要经过它的系统。这种掌控力,让币安在华人网络中的地位接近垄断。
币安的创始人赵长鹏(CZ)曾因违反反洗钱法规被判入狱四个月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CZ 正通过各种渠道寻求特朗普的特赦。这一传闻并非空穴来风。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就曾为多名金融犯罪人员网开一面,包括自己的前竞选经理保罗·马纳福特。对于 CZ 而言,4 个月的刑期虽然不长,但对于一个控制着数千亿美元资产的商业帝国来说,创始人是否自由,关乎整个体系的稳固。
2025 年 3 月 13 日,华尔街日报爆出特朗普家族正在洽谈收购币安美国(Binance.US)的大量股份,但被 CZ 强烈否认。随后彭博社也发文表示,他们很确信其中一些内容的信源是非常可靠的,并引用了了解内情的 4 位匿名人士的说法,其中包括双方合作即将推出一款稳定币,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USD1。
尽管收到来自两方的强烈否认,USD1 与 币安的互动仍折射出二者之间密切的关系。
4 月底,WLFI 以及 CZ 官方社交媒体帐号发布了 WLFI 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在阿布扎比与 CZ 会面的照片,并表示谈论的内容包括讨论如何扩大全球采用、制定新标准以及将加密货币推向新的水平。
5 月初,特朗普次子 Eric Trump 在 Token2049 活动期间透露,阿布扎比投资公司 MGX 向币安投入 20 亿美元,支付方式是 USD1 稳定币。照常规,这笔资金应当迅速兑换成美元,但币安将其中 19 亿美元留在自家地址,直接成为 USD1 的最大持有者,占总流通量的 92.8%。
这笔操作直接把 USD1 的市值从 1.3 亿美元推高到 21 亿美元。若扣除这部分资金,USD1 的实际流通量仅在 1 亿美元左右。表面上膨胀的数据,成为 WLFI 400 亿美元估值的关键支撑。这种注水操作在传统金融市场中可能构成市场操纵,但在监管相对宽松的加密货币领域却成为了常见手法。
同月,WLFI 官方发布 X 推文,明牌支持币安 BNB Chain 生态建设的文化吉祥物 Meme 币 $B(BUILDon),并购入了约 2.5 万美元的 $B。消息一出市场哗然,代币价格暴涨,市值一度超过 3 亿美元。
WLFI 对 $B 的公开背书,不只是一次小额投资那么简单。对于币安而言,Meme 币既是社区情绪的放大器,也是流量的天然入口。炒作 $B 带来的关注度,很快又反哺到 USD1 的叙事之中。它不再只是一个新推出的稳定币,而是被包装进「生态扩张」和「社区共建」的大故事里。
在这个体系下,币安正在用熟悉的手法,把稳定币的推广和 Meme 市场的狂热绑在一起,先用 Meme 币吸引注意力,再让 USD1 以「基础货币」的角色嵌入其中。炒作变成了一种策略,热度成了市场教育的工具。USD1 的生态推广,也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远超其实际体量的声量。
华人门客的集结
在币安这个核心之外,还聚集着一批技术类项目,它们与 WLFI 的合作,让整个生态的联系更加紧密。这些看似独立的公司,实则共同编织出一个精密的华人资本网络。
Ryan Fang:现任团队中唯一华人,币安最信任的项目操盘手
在 WLFI 的华人技术网络中,Ryan Fang 占据着重要位置,他也是现任团队中唯一一位华人。同时,Ankr 也是行业公认的「币安嫡系」,除了 BSC 节点及流动性质押业务外,BounceBit、Auction、Neura 等 BSC(现 BNBChain)生态知名项目均出自 Ankr 团队之手。
Ryan 是 Ankr 的联合创始人兼 COO,也曾参与创建 PrimeBlock 和 Tomo。早年在摩根士丹利任职,后来进入私募股权行业,积累了传统金融的经验。这些背景让他在区块链世界里更快看懂资金与技术的结合方式。
Ankr 作为全球领先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商,为包括币安 BSC 链在内的多个项目提供 RPC 节点和跨链工具。USD1 的流通需要依赖这些节点来完成转账确认与网络稳定,而通过 Ankr 的跨链服务,USD1 可以在以太坊、BNB Chain、Polygon 等多条链上自由转移。
在 WLFI 中,Ankr 还有另一层角色。其 Liquid Staking 产品让 USD1 可以被质押并产生收益,使这种代币从单一的支付工具变成具备金融属性的资产。用户在获取回报的同时,也为整个生态贡献流动性。Ankr 已为超过八千个区块链项目提供服务,这些现成的客户关系,构成了 USD1 向外扩展的天然渠道。稳定币要进入新的应用场景,可以借助 Ankr 的网络完成分发。
作为现代意义上的「门客」,Ryan Fang 通过基础设施,把一枚新发行的稳定币嵌入到全球加密市场的日常运行中。
Rich Teo:执掌稳定币的富士康工厂
WLFI 项目中,还有 Paxos 联合创始人 Richmond Teo 的身影。
Paxos 曾是币安最重要的稳定币合作伙伴。它发行的 BUSD 曾长期作为币安的主要稳定币,市值一度超过 200 亿美元。2022 年期间,Paxos 一度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稳定币发行和技术提供商。其联创张钱豪(Rich Teo)则与币安 CEO CZ 有着不错的私交,彼时还在加密圈内闹出不小的绯闻,以至于让 CZ 罕见地发朋友圈辟谣。
到 2023 年,美国监管机构要求 Paxos 停止发行 BUSD,这家公司突然从风口跌落,陷入了长时间的沉寂。行业里一度普遍认为 Paxos 已经失去了竞争力。当然,随着美国稳定币立法的推进,Paxos 再度成为吃到监管红利的团队之一,诸如 PayPal 的稳定币 PYUSD、星展银行的 USDG 等背后都由 Paxos 发行。
Teo 在 Paxos 时负责亚洲市场业务,对稳定币在不同监管体系下的合规路径十分熟悉。BUSD 被叫停对他而言是一次沉重打击,但也迫使他在应对监管和市场收缩中积累经验。对于 WLFI 来说,这种经验尤为重要。USD1 的发行和流通,同样要面对监管不确定性。
Teo 的出现,不只是个人的回归,也意味着 Paxos 试图通过 WLFI 找到重新进入稳定币赛道的机会。这层关系让 USD1 在市场上更容易被接受,也让币安对 WLFI 的信任多了一层保障。对整个华人网络而言,Teo 的加入意味着在合规和监管层面重新补上了关键的一块。
完整文章内容请前往【动察 Beating】公众号阅读